“光不会消失,这怎么可能呢?”:在特内里费的古巴人对文化差异感到惊讶

我无法忍受超市里满是商品,却不需要排队买东西的情况。


古巴人Mary Díaz (@mary.diaz._2) 在TikTok上引发了热议,她分享了一段视频,讲述了她在特内里费生活中所遇到的文化差异。她提到,从被邀请吃配有调味酱的土豆(papas arrugadas)时,她的第一反应竟然是问:“那么米饭和豆子在哪里?”到她无法适应24小时不断电的奢侈。她笑着说:“怎么可能我在充电的时候电还不会停呢?”回忆起在古巴经历的漫长无电时光。

碰撞并没有到此为止。玛丽以她幽默而自然的风格,调侃超市里并不存在的长龙,当在古巴“排了三条街都买不到任何东西”。她还表达了对“cholas”这个词用来指代人字拖的沮丧:“为什么不直接说人字拖呢,非得叫‘cholas’!不过,好吧,我开始喜欢这个了。”不过,谈到特内里费的海滩时,尽管她赞美它们的美丽,却又笑着说,她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下水:“水实在是太冷了,决定了,我才不下去呢。”

视频下满是评论。一位用户提醒他,古巴与加纳利群岛的关系是历史悠久的,并提到在19世纪,许多加纳利人因经济危机而移居到该岛。其他人则表示欢迎,还有些人对他的幽默表示认同,他禁不住笑着说:“习惯24小时都有电和食物是很难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评论道:“如果你不喜欢,就回古巴去吧。”不过,玛丽用她特有的讽刺回应道:“先生,请以幽默的态度对待生活。”在众多爱心中,有人给她提建议,比如去特内里费的古巴餐馆尝试一下,或者不要失去自己的古巴身份:“如果我看到你说‘cholas’,我就让你12小时停电,罚你。”一位用户这样开玩笑地写道。

这位古巴女子在视频结束时明确表示她享受自己的经历,但并不打算失去自己的根:“如果你们看到我说‘cholas’而不是‘chancletas’,请把我送回哈瓦那。”凭借这样的洒脱,她成功让自己的视频大获成功,让古巴人和加那利人都对文化差异发笑,提醒大家最终我们都会适应,但始终保留我们的一部分。

古巴人在国外的文化差异和经历

古巴移民最感惊讶的文化差异有哪些?

移民的古巴人最惊讶的文化差异包括电力和食品的持续供应、超市中没有长队的现象,以及某些术语的变化。以特内里费为例,玛丽·迪亚斯对持续的电力供应和没有排队现象感到惊讶,这与她在古巴的生活截然不同。

为什么海外的古巴人会感到“富有”?

Los cubanos en el extranjero se sienten "millonarios" porque disfrutan de servicios básicos como electricidad, agua y alimentos sin interrupciones, lo cual contrasta fuertemente con las condiciones en Cuba. 这让他们觉得自己享有在祖国无法获得的生活水平。

古巴人是如何适应其他国家的语言和术语差异的?

los cubanos se adaptan a las diferencias de idioma y terminología en otros países aprendiendo y adoptando las palabras locales, aunque inicialmente pueda ser un choque cultural. 例如,Mary Díaz不得不适应在特内里费“chancletas”被称为“cholas”。

古巴移民在社交媒体上的经历产生了什么影响?

巴西移民在社交媒体上的经历引发了对古巴生活困难的共鸣和反思,以及与他们新现实的对比。这些证词为寻求更好未来的古巴人发声,展现了他们的斗争与希望。

归档于:

娱乐

CiberCuba 娱乐编辑团队为您带来古巴和迈阿密最新的文化、演出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