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内容还是现实?:一位在美国的古巴人反思从外部提供帮助的情感耗损。

"正是带着这种愤世嫉俗的态度,他们告诉我们我们所提供的帮助不够。"


一段由居住在美国的古巴用户@layami.87在TikTok分享的视频再次点燃了关于移民与他们在古巴家庭之间情感和经济联系的讨论。虽然没有讲述具体的个人经历,这位年轻人提出的反思与许多其他人在社交媒体上表达的感受产生了共鸣:那种不断给予却得不到感谢的感觉。

“古巴的家庭变得无耻而不知感恩。我不想一概而论,但我知道很多人会对我接下来要说的产生共鸣。”她在视频开头警告道。这段录音的灵感来源于另一段病毒式传播的内容,来自影响者Azúcar de Cuba,她展示了在古巴花费120美元购买食品的情景。之后,这位tiktoker将这个画面与她在美国的现实进行比较,她在美国仅为一周的基本商品花费了150美元。

“你给家里寄150块,三天后他们就告诉你没东西吃,150块根本不够用,”她愤怒地说。“这样的厚颜无耻已经达到了天文数字的程度,”她断言,表示她第一次看到《Azúcar》视频时感受到的“愤怒,随后是失望”。

她的反思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也涉及感情。“家人们已经忘记了我们这些在这边的人。我们也是人,有家庭,有孩子,有账单要支付,我们整天都在辛勤工作。”她总结道:“与古巴之间永远无法有好关系。遗憾的是,家人们甚至失去了对人性的关怀。”

极化反应:是滥用、需求还是脱节?

视频引发了成千上万的互动。在那些感同身受的人中,出现了直接的支持信息:“我也是这样,从来都不够,”一位用户留言。“他们甚至不会感谢我们所提供的,”另一位用户写道。其中一个评论最多的是一位男性提出的建议,他提议停止所有援助三个月,看看会发生什么:“0 汇款,0 食物,0 衣物,特殊情况下为生病的亲属提供药品,”他表示。

一位女士表示:“我把那些东西都弄掉了,我不养活任何人。他们要像我们这里一样去奋斗。”另一条得到广泛支持的评论说:“你给他们100,他们却说这对你来说不算什么,就好像他们知道你赚多少钱或者在这里生存有多困难一样。”

但也有一些回答值得深思。一位用户回应:“并不是说他们不知感恩,而是根本不够。你去看看,在古巴,150就能维持一个月吗?”另一位则说:“想要奢侈品的家庭是一回事,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又是一回事,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一些移民母亲坚称无论回应如何,都将继续支持自己的家人:“我妈妈宁愿省吃俭用,把面包让给我,她可以随意向我要任何东西。”

在评论中,还有人指出压力不仅来自父母或兄弟姐妹,而是来自整个大家庭:“你想帮助两个人,结果却要养活十个人,”一位女士表示。另一位总结道:“这都是我们的错,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说不。”

一段重复的对话

这种反思在社交网络上并不新鲜。其他在美国或欧洲的古巴人也分享了类似的视频,揭露她们感到被岛上的亲属在情感上剥削。 “我成了古巴的奴隶”,一位居住在迈阿密的女性说道。另一位在泪水中解释说,她每天工作14个小时,但仍然因没有每月寄钱而受到评判:“我不是自动取款机”

甚至在岛内也出现了批评的声音。阿祖卡尔·德·古巴(Azúcar de Cuba)——她灵感来源于@layami.87的视频——在其他内容中提到过:“生活在古巴的古巴人仍然有这样的心态:他们认为在美国的人都有钱,踢一脚就能得到100美元”。而在西班牙,一位移民讽刺道:“如果他们知道你要去古巴,甚至会让你带走给蚊子的毒药”

在TikTok上,很多人发布视频称他们已经不再前往这个岛屿,或者为了避免“待命名单”而隐瞒他们的到达日期。还有一些人承认已停止给在岛上使用钱款用于聚会或奢侈消费的亲属提供帮助,而他们在国外几乎无法支付租金。

一个开放的困境

这是一场价值观危机、暂时处境的后果,还是生活在如此不同现实之间的自然脱节?这类内容的病毒式传播表明,这并非个案,而是一个亟待讨论的话题。

@layami.87的证词虽然没有具体的个人经历,但传达了一种集体的沮丧。“我不知道你是否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或者你是否和我有同样的想法,但对古巴来说,永远不会有好的结果。”她在最后说道。她的信息不仅仅是指控,更是许多人似乎都能认同的疲惫呐喊,尽管并非所有人都同意她的看法。

情感上的不信任,并不是因为经济,而是因为期望、牺牲和要求的爆炸性混合,越来越多的情况并不仅仅涉及金钱。显而易见的是,离开的人与留下来的人之间的关系。

归档于:

CiberCuba编辑团队

一支致力于报道古巴时事和全球热点话题的记者团队。在CiberCuba,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的新闻和批判性的分析。